党风党纪
第3期 (总第284期)
中共南郑县纪委办公室 二〇一七年八月九日
编者按:今年以来,大河坎镇纪委认真履行监督责任,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持续转作风,纠“四风”,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为全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现将大河坎镇纪委工作情况予以刊发,供大家学习借鉴。
强化监督执纪 助力追赶超越
聚焦主责主业,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一是共同负责。建立了“三个一”工作机制,即:全体党委委员每人确定一个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每月召开一次党委会研究党风廉政建设重大问题,每半年开展一次检查考核,层层传导责任压力。二是履职尽责。认真推行主体责任清单管理、纪实制度,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及时记录镇党委班子和班子成员落实主体责任的工作动态、履职情况,让主体责任落实“全程留痕”。 三是考核追责。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双报告制度和“一季一督”、每半年开展一次考核的要求,先后对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中所营村、店子街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等4名同志进行了诫勉谈话。四是主动担责。镇纪委及时向镇党委汇报中省市县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并结合实际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调整充实了反腐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凝聚了工作合力。围绕作风建设、精准扶贫、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先后下发督查通报8期,通报违反工作纪律干部18人。
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把查办案件作为镇纪委履职的根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紧盯与群众联系紧密、权力集中的岗位和人员,严查“微腐败”。关注“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打好暗访、查处、追责、曝光“组合拳”,让“四风”问题无所遁形。从整治“节日腐败”和查处违规操办入手,抓早抓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严追责问责,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截止7月底,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警示训诫、诫勉谈话11人;运行“第二种形态”,共立案8件,目前结案7件,分别给予7名干部行政警告、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追缴违纪资金近4万元。
强化宣传教育,筑牢廉洁思想防线。将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全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体部署,形成了常态化的学习教育机制。半年多来,先后邀请市县纪委领导、专家教授到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业务培训3 次,进一步提高了全镇干部的政治站位和履职能力。持续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建成廉政文化宣传牌9面,建成廉政教育警示牌200余面。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元至七月,在汉中日报上稿纪检工作信息1篇,在市纪检网刊发信息8篇,在县纪委网站刊发信息10篇,占年度任务的140%。
落实“三个助力”要求,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按照县纪委部署,制定了《大河坎镇落实“三个助力”实施方案》,成立了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举报中心。在助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先后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资金使用检查、扶贫项目建设、干部入户帮扶等监督检查9次,查办了挪用退耕还林资金的4起扶贫领域违纪案件。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中,结合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多次开展城乡环境、市容市貌等专项督查,编发督查通报4起,对存在的问题现场督办,限期整改;在助力市场环境规范中,联合执法局、派出所,查处了强拉强运、违规堵门等破坏市场环境的案件2起,在全镇营造了落实“三个助力”的良好氛围。
深入推进 “三转”,锻造忠诚担当铁军。镇纪委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配齐配强工作力量,目前镇纪委共配备专职纪检干部5人,专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在经费上保障,每年镇财政单独预算不少于5万元的纪检工作经费,今年争取镇党委政府资金支持8万元,开展了镇纪委“三化”建设,对“谈话室、信访室、档案室、办公室”进行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办案能力和水平。同时,注重提升纪检干部能力素质,建立了镇纪委委员、各支部纪检委员、各村(社区)监委会主任每月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当月工作,安排部署下月工作,检查监督责任纪实手册填写情况,努力打造忠诚担当、实干有为、干净干事的纪检铁军。